家族

仙经 游牧族:建立世外桃源和人间仙境的方略 前言 我们应该知道,劳动奴役了人类。劳心者通过劳动,奴役了劳力者。 驯化了人类,培养了吃苦耐劳、勤奋奉献等奴隶价值观。 以观念绑缚了人。 没有一种动物,爱好吃苦耐劳。 牛马的一生,是鞭挞的一生。 人自原初社会,本来与生俱来的自由, 自此失去了自由平等博爱美好和互助精神。 成为他人的血食。 成为他人的工具。 生命一场,如春蚕秋虫,草木一秋,其实没有意义。 对外,成为他人的俘虏,对内只是做了家族血缘延申的一个环节而已。 我们还要经历生老病死,忍受人间痛苦,尽受他人奴役和欺负。 我们在尘世间颠簸,受尽压抑,直到死亡。 人的一生极其短暂珍贵,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在浑浊的世界,我们怎样度过我们的一生?是追求人上人去欺压他人?是追求得道升天?是追求来世轮回?是追求死后的天堂?我们需要思考。 我们鄙视所谓的荣华富贵,实际是以他人垫底和欺负别人,将别人变成人下人。我们不耻。 以牺牲道德去富贵,我们更不耻。 我们也没能力修道升天。我们追求来世,但我们也珍惜现世。 我们在红尘中既然要走这一遭,我们就要尽享此生,直至死亡。不能为来世,而牺牲本世。 我们在世间这一回,可不可以做到成仙得道,而不是寄望来世? 我们是否能够建立人间天堂? 我们是和平和人道主义者,我们厌恶欺压他人,我们厌恶比较。我们认为比较,来自于嫉妒与比拼。我们热爱闲散。我们希望享乐。生命有限,我们来不及去比拼。我们每个人做自己的王,做自己的主,我们不要求别人,我们不改变别人,我们更不会去欺压别人。我们只求自得其乐。我们无意改变人间,我们只想逃避,寻找自己的世外桃源和人间乐土。我们知道,一个人不可能建立天国。我们是群居动物,需要同道,招朋唤友,寻访世外桃源,去过我们简单的美好生活。 天生具有君子品格、不受尘世污染的雅人,只占人数的极少数,如珍珠散落人间。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虚构的大观园,那是人间短暂的美好。魏晋风骨,是无奈的寄人篱下与焚琴煮鹤的命运。桃花源经不住他人践踏与推倒。老子的小国寡民,只存在于地理崎岖的天边。世外桃源,只存在于帝力不及、上帝护佑的所在。 西方安那其主义、空想社会主义,那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个人的联合。但人性中总有恶,均有自私的一面。在生活资料不足的情况下,乌托邦社区,难以为继。因为它忽视了东西方文化里面的家庭,这个最小的单位,巩固人心与关爱。 今天,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斑斓、按国家划分,我们可以如孔子周游列国,不必拘泥于某国,更不必如古人一样在名山大川,建庵立寺,以庇徒弟修行。我们更不在街市教化他人。我们以游牧民自居,逐水草而居,并不需要名山大川,只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即可,即使海边荒野、深山村落、都市里的高层公寓,我们都可以休憩。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信息灵通,随时迁居,以寻访心灵的故土,而规避现世压迫。这个世界,总有我们可以去游牧的所在。 我们是一群信奉自由、平等、博爱、美好和互助的人群。这是信仰所托。我们以信仰集合同道修行。我们并不试图教化他人。 我们的目标,是享受人生极乐。珍惜可贵的生命,抓紧时间修行,不要浪费时间。同时,我们要建立人世间最美好的同道同修家族社区,实现人间至美的情怀。 我们可以选择尘世容纳我们的所在,诗书纵酒,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歌舞升平,享受此生。而不枉度年华。那些驱使牛马的成功奋斗的驯奴说教,与我们永别。我们是自由人,我们简单生活,追求美好,不过度奢华。我们人人为自己的王,互敬互爱。一个人不可能建立一个地上的国。我们欢迎同道,拜师入门,结家联族,合族而聚,依靠上帝的爱,把握自己的命运。 我们感念摩西出埃及,在荒原里,淘汰了做过奴的以色列人。 我们尊重犹太人,回到了以色列。 我们自由人,也要蹒跚前行。 我们无意人群,我们只呼唤自己人。 路径: 洁身出家,自建结义家庭互助,联家以形成家族社区。 日常生活: 我们以诗书礼乐,琴棋打坐,修行自己。 我们以歌舞音乐艺术,增加修养。 我们以健身体育,保有健康。 我们读书朗诵,以增加智慧。 我们简单家务,享受美食人生。 我们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环境。 参考地点: 厄瓜多尔,泰北清迈,尼泊尔山区,菲律宾海岛,老挝边境。希腊郊区,大西洋阿速尔群岛。。。 修行内容: 1.修行自由平等博爱美好互助等价值观。追求真善美,尽除贪嗔痴妄颠狂妒。 2.精神与心灵修行,以传授、恳谈、打坐自省等方式,排除浊世的不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追求自尊自爱兼爱博爱的完善人格。达至心灵的美好、愉悦、安宁、心静、快乐、欢喜。 3.以健康生活方式,运动和健身等方式,提高身体素质。 4.修行完全尊重每个人的自我选择,不搞强迫。 同修关系: 大家庭的兄弟姐妹。遵守真善美,互相尊重爱护帮助,不勉强,不得欺骗、争斗、妄语。 修行节奏: 以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一十六、五五二十五,为修行期限,反复循环。 目的: 在现世里,同修互助结义,共同享受成仙得道,成仙得乐的生活,以求长生不老,享尽愉悦的人生。 我们的理念: 仙家族:自由、平等、博爱、美好、互助。 家庭家族自治。 来源: 从血缘家和婚姻家离开出家的人,组织自助结义家庭公家,共同生活修行,享受美好人生。这个世界总有未遇的好人,拜别血缘家和婚姻家的羁绊,寻独身的简单修行生活,并组织合作性的结义家公家,并联互家而成家族,群体修行享受无羁的享乐生活。 境界: 生命短暂,转瞬即逝。我们不能等待来世。 在现世享受出家修行的自由平等博爱互助的新生活。 我们不是苦行僧,不选择苦修以追求来世。 我们是要尽享欢喜快乐的生活。 结义家庭公家: 1.我们建立的基本单位小组,为修行的所在。 2.我们以家庭称之。 3.修行的家庭,不同于俗世的血缘或婚姻家庭,而是以修行为纽带的结义家庭,为公家。 4.我们以家庭建构,就是要建立家庭式的互助友爱关系。 5.修行家庭没有上下尊卑和辈分关系,都是兄弟姐妹。 6.家庭有家长,由师者兼任。称呼大哥或大姐。 7.家庭重大事项,均需由家庭成员发表意见,投票决策。 师者: 1.由至美至善无私的好人为师。师者需要道德高尚,谨遵理念,关怀成员。 2.立家需要筹集家庭生活经费。包括居住及食宿交通、医疗保险等费用。 3.一个师傅建立一个家庭。 4.优秀的徒弟,经师者推荐,可建立新家。 师徒家人关系: 1.师者为兄为姐,收徒发展,筹集生活基金,组建家庭。 2.每个家庭按师徒关系集合,关系平等。兄弟姐妹相称,无父无子。有婚者虚婚,未婚者不婚(为出入境可名义婚)。不子不女。 3.增加家庭新成员,由师者大兄姐主持会议,大家票决。新人试验7天,票决2次。 4.家人按入门时序排行。男女兼顾。 家庭生活经费: 1.富者贡献资金,做家庭生活基金。 2.有钱日常资助生活。 3.贫者无需供奉金钱。 4.家庭适当增加或保持收入,以满足生活,不影响修行为尺度, 家庭: 1.家庭是我们修行的基本单位,是家族的单位。由师者带领修行。 2.家庭是一师带领男女徒弟修行生活。 3.师者在没有发现得意的徒弟之前,可以独自修行。 4.师者收徒以建立结义家庭,需要把关,选择中意的人选,可以共同生活修行的成员。 收徒的标准: 1.健康的人格完整的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善之人、谦让之人、敬爱师者懂得感恩的人。 2.信奉自由平等博爱美好互助精神,具有自治理念的人的自主集合。 3.新人自愿前来拜师,7天考察,合则收不合则去。 4.只收健康的成年人,不收老人和未成年人。同修难以割舍的老人孩子,视师者安排,可带同附近居住。 5.不传教,不劝谕外人加入。保持较小的规模。 离走: 1.由师者主持,分2次表决,决定收为家庭成员或离去。 2.已有家庭成员,犯大错。公决2次,一次警告,一次以去。 3.已去之人,任何家庭不再收留。 家庭成员数量: 1.家庭成员人数,以师者度忖,在10人内或20人内。10人内有一师主持。20人内,另外设一相对性别的师姐或师兄(视师为兄还是姐),为副家长。 2.原俗世家庭未成年人,可为家庭家属,不参加家庭排行和议决。 直系老人可附近开辟另室居住养老,不涉家务。 3.家庭家务轮值或选举。 互家: 1.师者选择优秀徒弟中美善好人,可各收徒新开家庭。 2.各关联家庭为互家。 3.互家互相扶持。 家族游牧营地或社区部落: 选择空旷或山区村落,租赁或购买,形成家族社区。 1.联家建立社区,共建营地。 2.家庭由大兄或大姐主持营地每年选举管家和服务员负责生活,服务众人。 3.各家各营互敬互爱互谅,维护自由自在的美好生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家族理念: 自由: 1。自由是我们的价值观,追求人生自由,享受自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2.对自由细微理解不同的同修,选择不同的公家加入。 3.每个人享受自己的自由,不得侵害他人的自由,不得损害家庭家族的利益。 4.每个家庭的人,需要尊重师傅,需要得到家庭成员的认可。 5.家庭每个成员,有权退出家庭,加入新家庭。 平等: 1.每个家庭的成员,都是平等互爱的个人。 2.师傅兼做家长,与徒弟不是父子关系,而是兄弟姐妹的关系。 3.人人平等,但需要尊敬互爱。 博爱: 1.家庭内人人学习博爱,爱家庭的每个人。无爱之人,不接受加入家族。 2.家族内,人人互爱,博爱,兼爱。 3.博爱至深至善的人,经过师傅推荐,各地家族理事会批准,可以升级为师傅,另外收徒,开辟新家。 美好: 1.信仰美好,追求人世间美好的一切。追求真善美。 2.个人生活,追求美丽、美好,修行美的一切。艺术、体育、健身等。 3. 自治: 1.每个人都是自由独立完善的个体。每个人有权进入或离开。 2.每个人进入的,都是选择进入其中一个公家。拜师学徒。师徒不是父子关系,而是兄弟姐妹的平等关系,但是我们需要尊敬师傅。进出的每一个人,都要得到师傅的批准。进入还需要得到各位哥姐的同意。 3.每个家庭,都是独立的家庭,自由迁徙,自由选择居住地,自我决策。 4.同一师兄弟开枝的家庭,独立自主,互助互爱,而成家系社区村落。 5.各地家族,独立自主,互助互爱。 教区: 1.在不同国家相同城市或区域的家庭,由家长(师傅),组成家族本地理事会,处理本区所有事项。 2.家族本都理事会,是本家族当地最高决策机构。当地所有师傅,是当然的理事会成员。当理事成员超过10家以后,可选举3-5名理事代表,担任常务理事(长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理事长为当地族长。 3.所有家族成员,需要尊重族长、长老与师傅,需要遵守家族规定。 4.新师傅,由本师傅推荐,经理事会批准,升级为师傅。 5.理事会可投票对某犯错误师傅处罚。 事务: 1.每个家庭可以自己报名,经成员选举,担任家庭或家族的管家、服务员。 2.家庭或家族管家服务员负责家庭或村落具体事务,并在家长或理事会授权下,处理本家庭或家族外事务。 3.家庭服务员负责家庭事务。家族服务员各负责家族某一具体事务。 各地交流: 各营地各地家庭,支持互相交流。 1.经师者批准,成员可在不同城市或地区的家族营地之间交流学习修行。 2.各地家族要关爱家族成员,提供家庭以接待。 3.接待家庭为外地家族成员,提供免费食宿。 精神追求: 真善美 各地家族移居: 1.各家庭随环境而漂移,至各国而漂移。各营无形,逐草而牧。在当地,并不对外立号,保持低调。 2.在全球寻访临时居住地或长久地。一般选择海边、山林、草场、少人村落、城市公寓楼。 3.建九九八十一。 4.富者捐款,购买农场土地,建立永久营地。在购建前,采取租赁的办法。 5.各地家族互相通气,环境不友好的家庭,迁移到环境友好的地区。已在当地的家庭,积极协助迁居。 营地分享式生活: 1.有钱捐助营地基金。无钱心诚即可。 2.至爱至善,感情融洽,互相帮扶。无尽互爱,尽享天伦。 3.营内无父无子,均为兄弟姐妹。完全平等,融洽自治。大小事情表决。选举管家、服务员。 自己动手,解决生活。 4。基金为营地成员的生活费用。由富裕的同修捐助、 5.生活与精神生活,采取共享、分享。 6.追求精神愉悦,身体健康。举办精神抚慰活动,生日会。健康生活,锻炼身体,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集体生活,采取自治,选举管家和服务员。 出家人虚婚姻,不育子,摆脱俗世羁绊。 礼仪:抱拳或合十。同修,可安好?安好。 关系:同修 美丽的艺术生活:娱乐,音乐,歌曲,诗酒,朗诵,合唱 新人需要营地哥姐的同意,考察7天。拜师傅入门。 逐出:师傅赶出,众人投票、2/3。 共享: 1.家族内部各成员,到各处交流,食宿免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