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东北部的曼尼普尔邦、阿萨姆邦、那加兰邦、米佐拉姆邦、特里普拉邦、梅加拉亚邦六邦
印度东北部的曼尼普尔邦、阿萨姆邦、那加兰邦、米佐拉姆邦、特里普拉邦、梅加拉亚邦六邦
那加兰邦绿色村庄科诺玛/印度东北部乡村生活/MAGIK INDIA - Bing video
其实,如果中国要跟印度好好捋捋领土这本旧账,不光“阿鲁纳恰尔邦”是中国的,甚至中国可以随便找个理由将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和那加兰邦也认作“中国的领土”。
“阿鲁纳恰尔邦”、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和那加兰邦,这四个邦占到了印度国土总面积的1/5,80%以上的都是黄种人,甚至有不少是炎黄嫡系的子孙。
这其中缘由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逐一介绍下。
“阿鲁纳恰尔邦”就不用赘述了,中国称呼该地区“藏南”,自古以来无论是从历史根据、传统居住线还是法理上来看,毫无疑问是中国的领土。
“藏南”的问题还得追溯至1900年以后的晚清和民国。当时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在对待大英帝国的入侵西藏的形势下,原本都是十分配合中央政府的。
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清朝灭亡、民国初立,新旧交替的混乱格局。
而彼时的中央政府在授予土登嘉措的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封号这个问题上反复取消又恢复,这就导致土登嘉措的极度不满,于是土登嘉措与英国人在印度的西姆拉签订了《西姆拉条约》,该条约将西藏分为“内外藏”。
“外藏”以阿萨姆平原边缘为起点,向中国西藏腹地推移150公里,致使9万多原属西藏地区的土地被划归给了英属印度。
而当时的中国政府代表陈贻范,执行了袁世凯政府拒不签字的命令,使得英国一厢情愿炮制的“麦克马洪线计划”宣告破产。
也就是说《西姆拉条约》只不过是当时英属印度与西藏噶厦地方政府签订了一份卖国条约而已,没有得到中央层面的承认,根本就不具备法律效力。
因此,中国有充足的理由向世界宣布藏南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是中国自古以来固有的领土!
我们接着来说说与藏南接壤的阿萨姆邦。相信没听说过“阿萨姆邦”的人,总应该喝过或听说过“阿萨姆奶茶”的大名。
这个“阿萨姆奶茶”就是商家渲染的,由产自喜马拉雅山麓阿萨姆红茶制作而成的。
由于阿萨姆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雨充沛、夏季潮湿,加之山地河谷透水性能良好的区位优势,阿萨姆地区自古就生产茶叶,其中尤以红茶最为出名。
阿萨姆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8世纪,当时的阿萨姆地区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王朝,但与毗邻的吐蕃(锡金、不丹当时是吐蕃的领土)有着密切的交流,深受吐蕃藏传佛教的影响。
1242年,元朝统一西藏后,阿萨姆地区的人民继续与古中国保持着频繁的交往,直到清朝时期,锡金、不丹从古代中国分离出去,阿萨姆地区才逐渐减少了与中国的交往。
不过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和史料记载,锡金、不丹从来都不是印度的,而阿萨姆地区更是与印度八竿子打不着,古印度的势力从来就没有与中国有过地理上的交集。
然而,这种情况自19世纪30年代开始,逐渐发生着变化。
公元1228年,来自中国云南的傣族越过阿萨姆东部山脉,一统阿萨姆地区,并创建了阿洪王朝。
此后,阿洪王朝在阿萨姆传王系38代,享国祚600余年。直到1838年,英属印度将阿萨姆纳入版图,阿萨姆才成为印度的领地。
由于阿萨姆族(傣族)属于蒙古利亚人种,长相与中国人几乎没有任何差异,加之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印度本土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阿萨姆邦有“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波多民族民主阵线”和“卡塔普尔解放组织”三大反政府武装,这三大武装不惜采取暗杀、绑架和袭击印度军警的方式试图“让阿萨姆从印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他们主张阿萨姆从未归属印度,甚至对移民到阿萨姆地区的印度土著实施围攻。
我们再来谈谈印度的曼尼普尔邦。曼尼普尔邦位于印度阿萨姆邦的南部,面积2.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多万人。
曼尼普尔邦有着2000多年的文化历史,并一度建立过曼尼普尔王国。
根据当地古语史料记载,曼尼普尔源自于古代中国齐朝君主与中亚王朝公主通婚的后代移居于此,此后经过数千年的繁衍生息,有了曼尼普尔人。
曼尼普尔人也属于蒙古人种,并且文化上,曼尼普尔人以“龙”为图腾,信奉儒家文化教义,语言上归类于汉藏语系。
因此,曼尼普尔人不愿意成为印度人,更不愿意归化印度。
曼尼普尔邦是印度独立运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1964年,辛格建立联合民族解放阵线,此后,曼尼普尔人革命党长期与印度政府为敌。
1978年,曼尼普尔革命党改组为“曼尼普尔人民解放军”试图继续对抗印度,由于印度对曼尼普尔人民解放军的残酷打压,曼尼普尔人民解放军不得不流亡邻近的孟加拉国继续与印度抗争。
最后,我们来讲讲印度的那加兰邦。那加兰邦位于阿萨姆邦的东部、曼尼普尔邦的北部,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
那加兰邦是1963年,印度政府从阿萨姆邦里分离出来的新邦。人种主要以蒙古人种占据绝对多数,语言方面属于汉藏语系,与中国的景颇语基本可以通用。
由于那加兰邦地形崎岖,与外界交流较少,因此,那加人向来对印度“不感冒”,如今的那加兰邦,虽然没有像曼尼普尔那样操起真刀真枪跟印度对死磕,但对于印度土著,那加人也从来没有什么好印象。
综上所述,可以说,印度东北部的这四个邦虽然已被纳入了印度的领土,但由于宗教、文化、人种、语言和习惯等诸多方面与印度本土有着非常深的隔阂。
占印度总面积1/5的印度东北部四邦,80%以上的“中国人”内心对印度没有国家认同感,更不愿意安分老实地做印度人。
参考资料:
1. 中国的“毒领土”:长期不激活 国人将慢慢忘记 .凤凰网
2. “麦克马洪线”真相 .腾讯网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93页等
评论
发表评论